当前位置:新顶点小说>历史>穿越之再造大明> 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难(一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难(一)(1 / 2)

符离桥是睢水上的一座不大的桥梁,在宿州的北部地区,沿着官道走,可以直达凤阳,凤阳乃是朱家江山的源地,汇集了天下富豪。? ?


这一日,由耿炳文率领的十三万大军,号称三十万明朝虎狼之师,到达宿州。宿州知州哪见过这么大世面?二话不说,直接把所有权利全部移交给耿炳文,回庐江老家遇难去了。


宿州城外是一片冲击平原,土地平坦,背靠着坚实的城墙,倒也是个扎营的好地方,免了进城扰民的麻烦。只是耿炳文等大将却迁入了宿州知府衙门,把那里作为临时办公的地方。


“大人,部下在萧县现燕王jūn_duì 。”一个斥候回报道。


耿炳文说道:“知道了,再探。”


等斥候走后,耿炳文对李景隆说道:“李将军,我们估计马上就要和敌军交战了,提出你的意见吧。”


李景隆道:“大人不必担心,区区燕军,何足挂齿,我们十三万jūn_duì ,保证他有来无回,直接开打就是的,还用什么战略。”


耿炳文说道:“唉,大人这话说的就欠考虑了,虽然燕王jūn_duì 人数不如我们,但是他既然敢反抗朝廷,那他就肯定有什么依仗,不然的话他不可能动战争,据我所知,他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。而且,就算是我们赢定了,那也不能草率,争取用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才是道理。”


李景隆被他这么一反驳,面子上也有些挂不住,说:“那依照老将军的意思,这第一战我们要如何打?”


耿炳文捋着胡须笑道:“《孙子兵法》有云,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既然燕军正在南下,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收集到足够的情报,根据情报来设定最合理的策略。”


……


萧县三仙台山下燕军营地,朱棣正坐在帅帐里沉思,虽然燕军南下势如破竹,但是他还是有些高兴不起来,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顺利了,虽然知道朱允文处没有像样的大将,但是好歹他还是个皇帝,就是把兵全部派出来打混战也不是这样子啊。直觉告诉他,这里面或许有阴谋。


过了一会儿,他唤过一名随从道:“前面怎么样了?”


随从道:“报告燕王殿下,军师正在萧县县衙交涉,如果县令交出权利的话,我们就可以去那里歇息了,还有,斥候来报,明军已经来到了宿州,由耿炳文和李景隆带领。”


听到耿炳文的名字的时候,朱棣心里一阵抽搐,果然还是遇见他了啊。不过,他听到后面还有个李景隆的时候,心情突然开朗了,说:“哈,这个草包。”


在地图上看了一会儿,朱棣说道:“去,派人把符离桥给本王拿下。”


随从道:“是,属下这就下去传令。”


朱棣摸着下巴,四十五度仰望天空,耿炳文啊耿炳文,就让本王来会一会你吧。


……


永固山是一座不高的山,地势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,只不过刚好处在萧县的路边,所以这里就来说一说。


山下原本有一座驿站,供从旁边官道路过的人歇脚换马,只不过那已经是前朝的事情了,大明建立以后修建了更加达的道路驿站系统,这里就逐渐废弃了,到现在,由于年久失修的缘故,建筑物大部分倒塌,已经完全不具备驿站的功能了。而此时此刻,驿站的废墟边却有几个农家打扮的人,从那废墟里找了一张还算是完好的八仙桌,几条长凳,坐在一起喝茶聊天,在他们身后,几头老黄牛正在悠闲地吃草,七月份的日头毒辣得很,几个人已经是汗流浃背了。


约莫到了中午时分,原本寂静的山野突然有了一丝骚动,看起来一个年纪大些的人一口把碗里的茶水喝掉,然后说:“人来了,老规矩,撤。”


大家都站起来,那声音愈地近了,他们知道,这是大规模的骑兵队伍才能弄出来的效果。用竹子狠狠地在牛屁股上一刷,那老牛吃痛,放弃了鲜嫩的青草,足狂奔起来,看样子,正是那骑兵队伍来的方向。


等牛走了,几个人身手矫健地爬上山坡,其中一人不知道从哪里牵出一匹马来,他骑上去,快地往回赶着去报信去了。


那几人上了山顶,往北方一看,果然不出所料,来的正是燕王的jūn_duì ,约莫两千人的样子,带头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光头和尚。从这里往下面看去,两只老牛正离他们越来越近。等到jūn_duì 里有人看到黄牛的时候,他们已经来到山下不足三里的地方了。那些人也不含糊,直接搭弓拉箭,在顷刻间就把老牛射成了刺猬。


“前面有埋伏。”看到老牛,光头和尚几乎出声。这些人也算是训练有素,立马便拉住了缰绳,停在原地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23mn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