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灭火器(1 / 2)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

最快更新!最清爽!


《我修的文物成精了》


文/南方赤火


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


2019.6.21


“……这次特展的压轴《千里江山图》呢,则是北宋时期的青绿山水孤品,我国37件禁止出境的书画类文物之一,建国以来只公开展览过两次,这次是第三次。”


午门左雁翅楼展厅里灯光昏暗,一幅幅传世名画静静躺在厚厚的玻璃展柜里。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们喁喁低声,观摩赞叹。


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小姑娘正娓娓而谈。她梳个小马尾,一张白白净净娃娃脸,戴副细框圆眼镜,声音柔柔糯糯,显得十分软萌可爱。


她身边围着二十来个人,个个听得十分认真。一个中学生还不时低头做笔记。


小姑娘胸前戴了个名牌,上面写着:【故宫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志愿讲解员 佟彤。】


这次特展一票难求。大伙雨天打伞,晴天戴帽,霾天戴口罩,身上备着水壶干粮。开门“故宫跑”,排队三小时,观看五分钟。被后头的人推出展厅的时候,脸上无一例外写着俩字:值了!


今天是特展的最后一天。佟彤是专门来做讲解员的。


“……它的创作者王希孟在历史上寂寂无闻,只有这一件作品。所以我们可以说,《千里江山图》之所以能够享受如此高等级待遇,原因只有三个字:画得好。”


观众中忽然有人插话:“而且没让乾隆糊一脸印章。光这一点就足够让它成为国宝了吧?”


人群中一阵会意的大笑。大家看看旁边展柜里的其他古画——相当一部分都在显眼处被盖了不少形态各异的鲜红印鉴,仿佛被贴了一身的老中医小广告,美感大打折扣。


“见画就题字,见帖就盖章”。看来鉴宝狂魔乾隆已经在人民群众里拉到了相当的仇恨值。


“也算是一个原因吧。不过《千里江山图》是十二米长卷,要从头到尾盖满章,也是件体力活儿,乾隆估计做不来。”佟彤抿嘴一笑,自然而然地拉回了话题:“……现在我带大家进入正殿展厅,记得按次序排队,不要停留,拍照不要使用闪光灯,观看时间五分钟。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在问我。”


刚说完,就有两三个观众举手。


“小姑娘,展出的这个是真品吗?你们怎么鉴定的?”


“千八百年的画了,是不是掉色很厉害啊?是怎么保护的?”


“五分钟哪够用啊!你跟我们说说,待会重点该看什么。”


……


佟彤一一耐心解答。到最后,那个学美术的高中生提出了几个很专业的笔法上的问题,佟彤也不假思索地答出一串干货。


观众们窃窃私语:“瞧人家一个小姑娘懂这么多!故宫招志愿者都得是研究生学历吧。”


佟彤脸一红,腼腼腆腆地解释:“不不,我是文物修复的实习生,最近观展人流多,我才来帮忙的。我们志愿讲解员门槛不高,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报名……喂,那位先生!闪光灯关了!”


*


刚进入正殿展厅,佟彤就看到一道晃瞎人眼的白光。


十三米长的展柜周围人头攒动。大家恨不得脸贴在玻璃上,在五分钟的观展时间里,不遗毫发地捕捉国宝的每一丝细节。


只有一个中年男子十分特立独行。他一头披肩发,络腮胡,一身绣满金龙的中式褂子,胸前一个巨大的玉貔貅,腕子上一副包浆浓厚的紫檀木手串。


那白光就是从他手中发出来的。佟彤再仔细一看,那不是手机闪光灯。而是个迷你聚光手电筒。


手串男弯着腰,电筒对准玻璃底下的画作,一寸一寸地挪移。


一边照,一边用唯恐别人听不见的声音自言自语:“啧啧,这透光,不愧是真品!这叫双丝绢,是宋代的……去年我也经手过几件……”


旁边游客纷纷皱眉,又怕他不好惹,敷衍地点头。


佟彤快步走近,伸手握住手电末端,声音严肃而礼貌:“先生,保护文物人人有责。请勿用光照射展品。”


手串男见是个比他二十来岁小姑娘,压根没正眼看:“不就是不让开闪光灯吗?我没开啊。”


佟彤依旧彬彬有礼:“我是工作人员。先生请您收回手电筒。”


她说话带京腔。手串男瞥一眼她的胸牌,看见“志愿者”仨字,鄙视地一斜眼。


一口比她更拽的京腔:“不照两下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拿赝品糊弄人?我告儿你,我是专业搞鉴定的,知道我经手的文物都值多儿钱吗?”


还是“专业人士”,看来不是蠢,是纯坏。


不过,用闪光灯、手电照射文物虽然恶劣,照个三五分钟也不算违法。故宫博物院不是执法机关,能做的也只是劝阻而已。


佟彤尽可能严厉地说:“这是违反博物馆规定。请您立刻收起手电筒。”


手串男脸色一黑:“干嘛?我花六十块钱进来的。我爱怎么看就怎么看,你能把我怎么着?”


请收藏:https://m.23mn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没有了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