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表妹(2 / 2)

佟彤哄他:“这不是乾隆来捣乱了吗?再说,那个‘你’也是看在王员外的面子上才去的。”


他撑着桌面站起身,问:“打听出来在哪儿了吗?”


“他们就下榻在榆林巷口的牙行里。”


“去看看?”


“走着!”


队友们终于恢复了默契。佟彤把板砖收进包裹,刚要走,忽然想起来:


“不成!昨天我已经暴露了,再去找他们岂不是自投罗网。”


希孟看她一眼,沉思片刻,转身上楼。


楼梯旁边的粉壁上,是本土孟绘的简单山水壁画。队友孟立刻注意到了,格外注目了一会儿,摇摇头,叹口气。


“辣眼睛。”


佟彤:“……”


我拽起来连自己都骂.jpg


片刻后,队友孟出现在楼梯口。


他换上了本土孟的衣裳,一身利落的麻布青衫,袖口几片洗不掉的颜料。


“走吧。”他迎着佟彤震惊的目光,眼底浮起淡淡笑意,“去榆林巷口的牙行。”


------------


走在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大街上,眼看画中一经一纬都真实鲜活,佟彤觉得这一趟没白来。


再看看走在身边的盛世美颜,她觉得这一趟简直太值了。


在九百年前的今天,他是不是就像今日这般打扮,心事重重地走在闹市街头,脑海里满是那个名垂千古的画作的构想?


但身边这人似乎并不太自在。过了不久,他终于转过头,说:“佟姑娘,你离我远点。”


佟彤:“……”


这么招人嫌弃吗!


他面无表情地解释:“咱们这个人身距离在现代是很正常的,但现在是北宋,咱们要是再这么走两条街,定然会有官府的人来查问咱俩是不是私奔的。”


他是接受过社会主义现代化洗礼的,这话说得坦坦荡荡,倒把佟彤说得有点脸红了。


这届官府真的很严格呢。


她跟他拉远一点距离,悄悄问:“那,跟女生同屋睡了一夜,该当何罪?”


他脸色一滞,似乎有点不相信,问:“你说的谁?谁跟谁同屋怎么着?”


佟彤笑而不语。这下有把柄攥在她手里了。


还想逗他,忽然听到身边上一声大喝。


“喂,你们两个,是城里的住户吗?孤男寡女的什么关系?”


说曹操曹操到。希孟还真不是危言耸听,这就有个巡逻的街道司胥吏前来盘问了。


那人穿着青衫子 ,就是《清明上河图》化身的城管大叔模样。


他问得虽然粗鲁,表情却不太严肃,甚至有点看热闹的样子。


佟彤赶紧跟希孟拉开八丈远距离,晚了。


希孟不慌,作揖禀道:“小人姓王,在翰林图画院供职,住在王员外家客店。这位是我表妹,我送她去亲戚家吃顿饭。”


他倒有个现成的真实身份。这胥吏大概也听说过翰林图画院的王希孟,又把他打量一番,点点头。


希孟进入创作层以后,身上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消失了,活人气大增,言谈举止又都契合时代,看起来和画中诸人并无二致。


“哦,给官家画画的啊。果然一表人才,小伙子有前途。”那胥吏啧啧两声,“该去哪儿去哪儿吧。我就问问。例行公事。”


他又看看佟彤。她一张娃娃脸,此时一脸蒙圈,显得特别傻白甜。


“你这小娘子也忒胆大,梁山好汉说不定已经派人在城里望风哩!”他拿手脚比划,“你在家里不照镜子的吗?还敢抛头露面的出门,不怕被抢去当压寨夫人啊?”


佟彤乖巧低头,表示接受批评。


胥吏背着手走了,依稀听他喃喃冷笑:“世风日下啊……呵,表妹。”


------------


接下来的一刻钟工夫,佟彤跟“表哥”保持着比在现代稍微远一点的距离,并排走着,总觉得街头巷尾都是暧昧围观的目光。


馄饨摊的大婶看着她微笑。一个杂耍的看着她窃笑,手中的火圈都快掉了。几个街头戏耍的小童子对他俩指指点点,嘻嘻偷笑。


……这届百姓也很严格呢。


她浑身不自在,想着赶紧完成任务,回到自由的二十一世纪。


希孟倒像是喜闻乐见,嘴角挂着淡淡微笑,不时低头扫一眼她那敢怒不敢言的表情。


“前面就是牙行,”他终于放慢脚步,“我一个人去就行了。烦请表妹原地等候,别让人拐走了。”


好嘛,他这一句话拿腔拿调,真摆出大哥的架子,字里行间都带着幸灾乐祸的笑意。


佟彤连话。


乾隆听取了手下们的汇报。


果然,瓶子们都是去东京各城区收购店铺的。


而且,“嘻嘻,反正他们也是关门歇业,巴不得有买主能接这个包袱呢!价格都压得很漂亮。”


哗啦啦几声脆响,大概是翻账本。


乾隆呵呵大笑:“好,你们果真都是能干的!继续按原计划进行。争取把白矾楼、潘楼那些最大的酒楼也收来!”


瓷母略显为难:“老爷,那些酒楼的东家都是颇有背景的,轻易不会转让产业。咱们这一阵子收购店铺,虽然是兵分几路,低调行事,但也难免被人看出端倪。况且那个姓佟的小姑娘也已经进来了……”


乾隆哼了一声,笑道:“那个小姑娘不足为患,单枪匹马的,找个机会把她赶出去就是。至于那些不肯卖产业的店铺主人……你们也不必担忧。我今日就是去打点官府的。你们放心,要是那些人再不卖,转日就会有人唤他们去衙门查偷税漏税。”


瓶子们纷纷叫好:“还是老爷手眼通天,我等心悦诚服。”


乾隆听够了手下们的彩虹屁,怡然自得地笑问道:“何时和牙行的总商铺代表交接?”


一次收购巨量产业,工作量太大,因此在商业发达的东京城,已经发展出了商会一类的组织,进行统一的谈判。


大家回:“约定七日后——哎,这大清明节的,好多人都回家扫墓了,官署还放假。再提前不得了。”


乾隆十分满意:“这一趟辛苦大家了。咱们这几日虽然花钱如流水,但迟早都会加倍回本。咱们还是要小心行事。城里的眼线不要撤,别让眼尖的看出破绽。”


几个人得意地吃吃而笑。


“嘿嘿,到时候东京城的百姓们再想这么热闹,可就要看咱们脸色喽!”


------------


胡吹海侃过后,boss和他的狗腿们欢快地搓起了麻将。


希孟放下界尺,若有所思。


乾隆他们的钱不知是从哪儿来的。大概是闯入创作层的时候自带的。


从现有的情况来看,他们这一阵子趁着地价低迷,疯狂收购各种店铺。他粗略算了算,数量已经达到了东京城所有店铺的四分之一。


他前几天刚刚自学完《微观经济学》。记得里面有一个理论:


如果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,有四分之一的卖家能够形成联盟,压低进价抬高卖价,就足以排挤掉其他个体商户,形成大型垄断。


难怪乾隆说,“咱们这几日虽然花钱如流水,但迟早都会加倍回本。”


北宋时期,资本主义萌芽产生,《清明上河图》里描绘的就是发达而自由的商业活动。


如果这些百花齐放的商业店铺都被一个贪得无厌的富商垄断了,那么他就可以哄抬价格、操纵市场,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势必大幅降低。


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热闹景象自然不复存在。


这,就是乾隆在创作层里搞的大新闻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23mn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