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新顶点小说>科幻>我修的文物成精了> 第 135 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35 章(2 / 2)

她是普通人中的普通人,完全没意识到流量的可怕。


她暂时还没有转行当网红的打算。想了想,赶紧把刚才那条朋友圈删了。至于那个飞飞,她没理会。


*


佟彤回到煤厂胡同,本以为生活重新回归平淡。


却不料,理发店的毛大爷依然对她挤眉弄眼。


水果摊的程奶奶看着她,脸上皱纹褶成花。


两个大概是从后海瞎逛过来的游客,身上挂满购物袋,像两棵鼓鼓囊囊的圣诞树,正艳羡地打量着佟彤家的朱红大宅门,以及门口立的“私人住宅,游客止步”,指指点点。


“哦豁,四合院!怕不要几千万,浪个住得起哟!”


佟彤闪过“游客止步”,摸出钥匙开门,昂首阔步进了院。


眼看两棵圣诞树变身柠檬精,她唇角一翘。


她马上就笑不出来了,手里的钥匙掉在地上。


院子正中,大槐树下,两排晾衣绳之间的石凳上,端坐着一个人。


一只白皙的手正搭在斑驳的石桌之上。修长而灵活的手指,正温柔地描摹桌上刻着的象棋棋盘。一双大长腿无处蜷缩,只好挨在石凳旁边的丝瓜架上。


见到目瞪口呆的佟彤,他轻轻一笑。


佟彤完全失语。


说好的撩完就跑呢?


她气哼哼地说:“您不是嫌我这院子丑吗?”


“我……回不去了。”希孟双腿一舒,心安理得,“地库门口有道符。”


*


佟彤心一咯噔。她生在新时代,长在红旗下,至今还没退团,不至于招惹太多牛鬼蛇神吧?


不过当希孟用手指把那道“符”的样子画出来,她哑然失笑。


“不怕不怕,这是中国消防的logo……等等!”


她摸出手机,迅速点开刚才收到的那条公众号推送,手指上滑。


“把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个六百年”——一千来字的王婆卖瓜后头,跟着一条言简意赅的叙述。


佟彤快速念道:“……巴黎圣母院火灾为我国文博界敲响了警钟。我院对消防安全高度重视,已经安排了突击检查,排查火灾隐患,并即日起升级消防系统,地下仓库三期率先采用中科院最新研制的阻燃材料……”


最后是一张配图。技工们正热火朝天地对地库进行升级改造。


希孟余光看到那照片,叹了口气,神态懊丧。


“没想到,现代科技发达至斯。区区一种涂料,居然挡得我走投无路。”


*


佟彤傻眼了一会,微信里跟什么人问了几句话。


希孟饶有兴致地看她在手机上噼里啪啦的打字。心里忽然想,这姑娘手指灵活,应该是个丹青方面的可塑之才。


佟彤一边看回话,一边说:“我问了消防中队的大哥,这个高科技涂料只是试验性地应用在了……嗯,不巧,您所在的那个恒温区,并没有把地库全糊死。等升级工程结束,脚手架撤掉,应该就能让您正常出入了……我问问要等多久……嗬,至少半年……”


为了保护古旧文物,书画展出之后入库,做完必要的检查,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开箱的。这半年里,只要故宫不发生大规模安全事故,没人会发现千里江山图的失踪。


佟彤收起手机,才发觉一件棘手的事。


“这半年……呃,您老人家有别处可以待吗?”


话说完,才发现问了白问。这年头房价畸形,有几个能阔绰到在帝都有多余房产的?


他老人家要是真能狡兔三窟,现在就不会厚颜无耻地出现在她这个脏乱差大杂院的现场。


希孟疏落不羁地往后一仰,发觉石凳没靠背,又不动声色地直回来。


“既来之,则安之。还要烦佟姑娘给我找个容身之地了。”


他说得不紧不慢,慢条斯理,理所当然。


然而佟彤为难:“这……”


“我要求不高,恒温恒湿,光线别太强就行。”


“……”


“对了,面积不要太小。故宫的地底铁柜实在是令人抑郁。”


“……”


“等半年期满,我自有办法回去,你不用担心。”


“……”


佟彤心里喊,我家小门小户,实在容不下您这么大一尊佛啊!


可灭火器是她喷的,“虫洞”是她给开的,于情于理,她怎么也得负责一下善后。


放任他在人间流浪?磕了碰了咋办?


希孟弯腰,从地面一丛青草里拾起一串钥匙,站起来,挂到佟彤手腕上。


他的指尖微凉,片刻拂过,像浸了一泓甘泉的细瓷。


“别再把钥匙丢了。”他淡淡一笑,眉目舒展。


妈的!


佟彤心里非常不淑女地骂了一句。


不愧是大佬,国宝,全国人民的心尖肉,恃美行凶的大ip……


这人一笑起来,她完全没抵抗力。


刚才他的嘲讽、嫌弃、忘恩负义?不存在的。


她一咬牙,破釜沉舟地说:“嗯,附近有几个主打古风的民宿,我大概能给您包三个月……哦不,两个月……”


她摸出手机查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,顺便把购物车里的萌物都删了。


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

独家发表于晋江文学城


2019.6.21


“……这次特展的压轴《千里江山图》呢,则是北宋时期的青绿山水孤品,我国37件禁止出境的书画类文物之一,建国以来只公开展览过两次,这次是第三次。”


午门左雁翅楼展厅里灯光昏暗,一幅幅传世名画静静躺在厚厚的玻璃展柜里。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们喁喁低声,观摩赞叹。


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小姑娘正娓娓而谈。她梳个小马尾,一张白白净净娃娃脸,戴副细框圆眼镜,声音柔柔糯糯,显得十分软萌可爱。


她身边围着二十来个人,个个听得十分认真。一个中学生还不时低头做笔记。


小姑娘胸前戴了个名牌,上面写着:【故宫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志愿讲解员 佟彤。】


这次特展一票难求。大伙雨天打伞,晴天戴帽,霾天戴口罩,身上备着水壶干粮。开门“故宫跑”,排队三小时,观看五分钟。被后头的人推出展厅的时候,脸上无一例外写着俩字:值了!


今天是特展的最后一天。佟彤是专门来做讲解员的。


“……它的创作者王希孟在历史上寂寂无闻,只有这一件作品。所以我们可以说,《千里江山图》之所以能够享受如此高等级待遇,原因只有三个字:画得好。”


观众中忽然有人插话:“而且没让乾隆糊一脸印章。光这一点就足够让它成为国宝了吧?”


人群中一阵会意的大笑。大家看看旁边展柜里的其他古画——相当一部分都在显眼处被盖了不少形态各异的鲜红印鉴,仿佛被贴了一身的老中医小广告,美感大打折扣。


作者有话要说:  1彤妹误解了。并不是写小说的偷懒,而是多写会被锁。


请收藏:https://m.23mn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